發布日期:2021-04-29
本報訊(記者 仇學平 通訊員 呂靜 劉曉艷)4月23日,天津大學召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理論研討會。會上,“天津大學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天津大學是我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建校初期就首倡并恪守“實事求是”的校訓,有著愛國主義的傳統。早在“五四”運動之前該校就培養出了張太雷這樣最早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法科高材生、著名革命家和我黨建黨初期的出色領導人。張太雷雖然在發動和指揮廣州起義時英勇犧牲了,但他留下的“初心”精神、紅色家書和大量著譯作品,成為該校師生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和黨史教育的精品教材。本次論壇以參觀張太雷烈士紀念館、緬懷太雷“初心”精神和革命事跡、與會代表向張太雷雕像敬獻花籃而拉開了序幕。
該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孫廣平代表校黨委全程主導了本次論壇。該校宣傳部部長呂靜在主持論壇開幕式時介紹說,天津大學黨委決定組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中心”,旨在學習傳承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入研究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理論內涵及其時代價值,充分發揮黨的精神譜系立黨興黨強黨的滋養功能,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據天津當地媒體報道,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天津大學第一時間組建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師團”,首批講師團匯聚了30位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黨政干部,在短短一個月內已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開展了30余場黨的精神譜系系列宣講,聽眾數萬人。
來自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博物館、雷鋒文化研究院和全國各地十余所高校、研究機構的數十位黨史專家、理論學者圍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相關課題展開了研討。浙江大學教授、浙江省黨建研究會會長王永昌作了題為《紅船精神與精神譜系》的主題發言;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白云濤就《從國博百年黨史展看紅色資源與精神》談了很多切身感受和獨特見解;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就《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精髓要義》做了精彩的解讀;原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授齊彪就《學習研究中國共產黨精神及譜系正逢其時》這一重要命題做了激動人心的講演;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國斌就《中國精神的本質內涵》做了激情洋溢的解說。解放軍報原副總編、雷鋒雜志社總編輯陶克將軍在會上作了題為《“雷鋒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地位》的主題發言,他強調:百年黨史上,歷屆黨中央領袖和領導集體直接倡導開展的全民學雷鋒活動已有60年;會唱頌《學習雷鋒好榜樣》之歌的公民超過了6億人;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已有1.92億干部群眾注冊為學雷鋒志愿者;中央明文規定全國各縣區的黨政主官將擔任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的總隊長、副總隊長;中央發布《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要求學習弘揚雷鋒精神應成為所有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統計表明,全世界有71個國家已經傳播或公認“雷鋒是中國好人的代表”,等等。所有這些硬梆梆的事實無不指向一點:雷鋒精神可以而且必須列入我們黨的精神譜系!陶總編的發言立即引來了與會者的熱烈掌聲和共鳴。
4月23日下午,國家博物館的白云濤副館長、浙江省黨建研究會的王永昌會長、雷鋒雜志社的陶克總編應邀分別到該校幾個校區做了關于中國精神、紅船精神、雷鋒精神的報告。陶總編在聲情并茂地對該校師生做了題為《百年初心與永恒榜樣》的報告之后,還與該校部分師生代表展開了座談和采訪,了解該校師生近期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的真實情況與新聞線索,鼓勵學生們組建黨史宣講志愿服務隊,走進街道社區和村民中去,展開“大學生講黨史”志愿服務活動,用我黨精神譜系研究的豐碩成果直接為推進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贊同和響應。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該校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中心負責人顏曉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中心成立后,將組織校內外研究人員開展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舉辦和承辦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的學術會議,開展學術交流,拓展研究渠道。同時,負責組織管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師團,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開展黨的精神譜系宣講。
雷鋒雜志:https://mp.weixin.qq.com/s/rIHczaNiDkH66JVVHFe0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