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5-05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為創新黨史學習方式、拓展教育途徑和載體,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見實效,4月30日上午,天津大學醫學部黨委書記李振宇,醫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李偉鋒,附屬天津醫院急診內科主任頡迎新,以及醫科建設辦公室、醫學部及天津醫院的20余名黨員一起走進靜海區付家村,聯合開展“學史砥礪初心、聚力健康鄉村”主題黨日活動。
天津大學駐村工作組組長、付家村第一書記、教育學院副院長劉東海,幫扶組成員、天津大學醫學部黨委副書記朱華,付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付俊剛及部分黨員代表參加活動。
劉東海首先對李振宇等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系統介紹了付家村的基本情況及全村近年來脫貧攻堅成果和發展變化。劉東海表示,脫貧攻堅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學深悟透黨的歷史,才能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才能夠守初心、擔使命,更好地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熱情,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基因。
李振宇表示,脫貧攻堅印證著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每一位天大人的使命擔當,站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更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黨史學習的過程中汲取力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在奮力推進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擔當作為、再立新功,全面推進結對幫扶付家村工作,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學黨史 提能力
會上,李振宇做了題為《從土地革命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的黨史專題報告。他從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斗爭、毛澤東和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辟、紅軍反“圍剿”斗爭的勝利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土地革命中體現的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等4個角度重溫了土地革命的“火種”如何由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最終播撒全中國的輝煌歷史。與會人員聯系工作實際和學習收獲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圍繞如何在服務群眾中彰顯共產黨人為民情懷進行了探討。
劉東海最后指出,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形成了脫貧攻堅精神等一批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為群眾謀幸福的新征程上彰顯初心使命。
踐初心 履使命
為進一步營造“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濃厚氛圍,探索“黨史學習教育+”模式,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始終,天津醫院的醫護人員為當地群眾帶來健康義診服務。活動現場,來自天津醫院急診黨支部和發熱鑒診臨時黨支部的6名黨員,為前來應診的群眾測量血壓、把脈問診,詳細詢問患者病史、了解病情,耐心細致地就群眾咨詢的健康疾病問題進行解答。此外,醫護人員還詳細講解了心肺復蘇及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設備)的基本操作技能,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廣泛好評。
悟思想 鑄精神
學黨史,悟思想,黨員干部在學習黨史中感悟思想偉力,收獲了滿滿的精神滋養。在返程途中,舉行了“大篷車論壇”,黨員們紛紛表示,脫貧攻堅精神催人奮進,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我們要向身邊楷模學習、向歷史學習,在新征程中奮楫爭先、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自覺擔負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重任。
擔使命 燃青春
日前,天津大學醫學部2020級碩士生高鑫禹、郭曉宇前往付家村,面向村民舉辦了“糖尿病預防與知識普及”主題科普講座,并用血糖儀對參與講座的村民進行了血糖檢測。兩位同學耐心細致地對測得的數值進行解答,對血糖水平較高及可能患有糖尿病的村民給予一對一的飲食、用藥及預防糖尿病的建議,得到了付家村村民的廣泛好評與認可。
據悉,靜海區付家村是天津大學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新一輪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的實施意見》(津黨辦發〔2017〕36號)精神,落實天津市扶貧攻堅重點任務,參與新一輪脫貧攻堅工作的結對幫扶單位。付家村自2017年8月由天津大學工作組結對幫扶以來,文化氛圍日益濃厚,教育扶貧有序開展,產業發展方向明確。醫學部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先后在付家村建立實踐育人共同體基地,開展文藝匯演和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