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6-01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為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體師生中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大家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5月28日下午,醫學部聯合馬克思主義學院、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舉辦“回望百年歷史·凝塑初心使命”專題黨課,邀請國家衛健委衛生應急專家組成員、天津市首屆杰出人才、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院長侯世科教授帶來題為《救援,一路走來》的主題講座。醫學部黨委書記李振宇,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一昂出席了報告會,來自醫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藥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的200余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主題報告會場
當今時代,人類面臨著多種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和急危重癥的挑戰,使人們的生命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現代救援醫學應運而生。侯世科在報告中詳細講述了我國應急救援工作從起步到逐漸發展完善的過程,通過阿爾及利亞地震、印尼地震海嘯、四川汶川地震和天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等8個典型案例,用大量詳實的圖片資料分享了他作為中國國際救援隊第一批隊員、首席醫療官在執行歷次救援任務時的親身經歷和個人體會。
侯世科教授授課
當講到汶川地震救援時,侯世科展示了救援現場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照片,并引用了艾青的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參會人員無不為之動容。侯世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深深激勵了在座的每一位師生。
合影留念
據悉,為深入研究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理論內涵和時代價值,2021年4月23日,天津大學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中心,旨在充分發揮黨的精神譜系立黨、興黨、強黨的滋養功能,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抗震救災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凝練了應急救援人在與自然災害進行殊死搏斗時所形成的高尚精神和寶貴品質,是實現中國夢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未來前進的征途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厚植家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艱苦努力、不懈奮斗。
侯世科,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院長。從事救援醫學實戰、科研教學近20年,參與組建中國國際救援隊并擔任首席醫療官,先后率隊參加印尼海嘯、海地地震、汶川地震、天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抗戰勝利70周年外軍保障等20余批次國際國內救援行動和重大活動保障,被授予“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榮譽稱號,兩次榮立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