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6-11
本站訊(組織部供稿 攝影唐蒙)6月8日下午,天津大學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暨處級領導干部讀書培訓班專題報告在衛津路校區天南樓C4報告廳舉行,在北洋園校區鄭東圖書館設立視頻分會場。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金東寒主講了題為“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奮斗力量”的專題黨課。報告會由校黨委副書記趙美蓉主持。校領導、校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成員、全體中層干部、教工黨支部書記、專職組織員及黨務秘書等400余人現場參加學習。
金東寒指出,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校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突出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堅持系統推進,注重學研貫通,多措并舉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金東寒強調,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我們要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的本質內涵,以及中國共產黨傳承百年的精神譜系。學習研究黨的精神譜系能夠從紅色基因層面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能夠增強對黨的初心使命、性質宗旨、理想信念的深刻領悟,能夠從英雄楷模身上直接感觸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幫助我們升華精神境界,努力開創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抗疫精神”,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要努力從黨史中汲取精神力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金東寒指出,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我國知識分子愛國報國的樸素表達,也是天津大學傳承百年的紅色基因。北洋大學時期,以張太雷為代表的一批北洋學子,以救國救民、愛國奉獻為己任,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挺身而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投身到為國家、為民族謀解放謀和平的艱苦斗爭之中。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天津大學師生響應黨中央號召,投身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天大人用“家國情懷”和“矢志創新”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黨和國家的需要就是天大人持續奮斗的方向,開拓創新就是天大人為黨育人、赤誠奉獻的強大支撐。如今,越來越多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成果在天大人矢志創新的奮斗中誕生,彰顯著我們天大人樸實無華的家國情懷,為實現國家科技自強自立做出了天大貢獻。
金東寒強調,學史力行是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歸宿和落腳點。我們要從黨史中堅定理想信念,持續加強黨的建設,增強“兩個維護”自覺;從黨史中體悟初心使命,奮力推進重點工作,不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重托;從黨史中汲取斗爭經驗,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金東寒最后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要通過學習百年黨史得到啟迪、得到定力。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教育部決策部署,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砥礪初心使命的“磨刀石”,堅持推動學習教育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錘煉黨性與提升本領相互促進,從黨的非凡歷程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編輯 劉延俊 陳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