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10-11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天津大學廣大干部師生通過網絡、電視、廣播、手機等多種媒介收聽收看大會進程,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講話。
天津大學機械學院黨委書記孫月海說:“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領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堅強力量,這個堅強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我們要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時期新征程,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講話,加強學院基層黨組織建設,扎實推進一流學科一流學院建設,落實完成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楊衛芳說:110年前的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而且以其巨大的影響力,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孫中山先生更是喊出了“振興中華”的時代最強音,并在《建國方略》中繪制了未來中國發展的宏偉藍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最終光榮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百年來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都更有信心、更有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欒淳鈺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有25處提到“復興”一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復興”,不僅是一種信念的堅定,更是一種使命的召喚。如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念,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市場營銷系黨支部書記張敏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必須同舟共濟,依靠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我們市場營銷系黨支部已經連續兩年帶領學生在學校對口支援的宕昌縣舉辦公益助農高校營銷挑戰賽,為學校定點扶貧的甘肅省宕昌縣優質農產品廣開銷路,為大學生搭建一個專業實踐、施展才華、助力扶貧的平臺。今后我們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開啟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新征程,跟宕昌的人民一起,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林法偉說:今天,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聆聽了總書記在辛亥革命上的講話,深受啟發,深感鼓舞。中華民族百余年來飽經欺辱和災難,孫中山先生推動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當下的中華民族已經進入到歷史最好的發展階段,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無法阻擋,我們每個人都為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總書記講到祖國統一大業的宣言更是振奮人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我們一代代青年人的接續奮斗中一定能夠實現。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學工辦副主任、團委副書記趙書航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讓我深受觸動,也對我們在新時代繼續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愛國志士們將自己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努力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只為振興中華,今天對革命先驅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們的寶貴精神,一起為振興中華而繼續奮斗。這一代“00后”注定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和先鋒力量,我們要幫助青年學子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趙天說:“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了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先烈為了民族復興做出的不朽功績,結束了幾千年封建王朝統治的辛亥革命既結束了舊歷史,也開創了新未來。100多年前,中華民族呈現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敗凋零的景象。今天,中華民族正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向世界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講話中,總書記特別指出:“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實現。”講話擲地有聲,催人奮進,為我們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建立了堅實的自信,鼓舞著我們勤奮學習、刻苦工作,將小我融入大我,心懷祖國和人民,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貢獻屬于自己的天大智慧與天大力量!
天津大學求是學部2018級本科生孟悰延說: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證明,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通過頑強斗爭、艱辛求索換來的,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創造出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作為天津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即將奔赴國家西部地區從事教育幫扶工作,更應該承擔起偉大時代賦予的責任,將個人命運與偉大復興事業緊密相連,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錘煉個人本領,為西部教育事業做實事、為西部學生成長干實事,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擔當。